1、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3、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
网络安全意识的内涵是
网络安全意识的内涵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和网络安全概念的发展而日渐丰富。简而言之,网络安全意识是人在网络空间活动中所具备的安全意识,以及遭遇不安全因素时所表现出的应对能力。
网络世界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既表现为网络病毒、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又表现为网络欺凌、网络诱骗、心理误导等。网络安全意识就是在遭遇这些不安全因素时所表现出来的判断、分析、应对等综合能力。
较高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判断、应对网络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如损害个人财产安全的网络诈骗、危及个人人身安全的网络暴力、扭曲个人人生信仰的心理误导等。网络安全意识的新内涵就体现在“发现问题—应对难题—化解危机”的整个过程当中,其核心要素从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发展至保护个人财产安全、个人人身安全、个人心理安全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