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父母、其他监护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
学校保护:学校、幼儿园、其他教育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校外托管机构。
社会保护: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部队,科研机构和科技类社会组织,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大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景点,新闻媒体,大型的商场、超市、医院、游乐场、车站、码头、机场,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娱乐场所。
政府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公安机关,卫生健康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
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广义上的司法机关)
网络保护: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六大保护的区别
看行为主体。例如:××保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进行的)保护……如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对未成年人……
所以看这保护是谁做的,就能判断是什么保护。家长做的就是家庭保护,学校做的就是学校保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