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一般在文章开篇时就应交代,年、月、日、时要写清楚。时间可用某年某月某日表示,也可用自然时令或节日表示,还可用景、物去表示。如“五月五日”、“一个夏天的夜晚”、“月儿爬上树梢”等,都是对时间的交代。
2、地点:一般也应在文章的开头交代明白,写清楚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3、人物:人物必须交代清楚,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人物是构成文章的主要要素之一。
4、起因:任何事情都有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这是事情全过程的起源,不可缺少。
5、经过:经过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它是构成文章的主体,六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突出文章主题的主要部分,应是笔墨用力的重点。因此,不但要交代清楚,还要具体地、详细地写清楚完整。
6、结果:交代清楚结局,这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它是鉴别文章完整与否的显著标志
散文的六要素
六要素:1、时间;2、地点;3、人物;4、起因;5、经过;6、结果。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
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
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