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年)三月初八日,窦州(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祖师。其父亲杨淑贤生三子:长子筠翌,次子筠宾,三子筠松。我国古代重要的堪舆大家,江西堪舆学“形法理论”祖师爷。继公刘、周公之后,我国的堪舆学派大都尊郭景纯为形家之祖,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杨筠松了,后世认为杨在堪舆学上的地位相当于儒学中的孟子,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其实要论后世影响的话,杨甚至都超过了郭。有关杨筠松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杨本人也被称作“救贫先生”、“救贫仙人”,时至今日,国内外很多风水学家还是奉杨筠松为祖师爷。
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
杨筠松出生地江西
江西不是杨筠松的出生地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古窦州(今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 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2]
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