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记录

八零年的酱豆做法(70年代秋天拾豆粒的经历)

时间:2023-06-04 12:12:01阅读:3
乡下秋季的田野,一望无际。那些等了很久才等到庄稼成熟的鸟雀,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不再频繁飞掠于空中,不再仅仅于繁枝密叶间鸣叫,不再仅仅盯着田间草丛里的虫子,而纷纷驻足在片片成熟的庄稼地,赶在这收获的季节一饱口福。即便是农人收割几尽的

八零年的酱豆做法(70年代秋天拾豆粒的经历)(1)

乡下秋季的田野,一望无际。那些等了很久才等到庄稼成熟的鸟雀,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不再频繁飞掠于空中,不再仅仅于繁枝密叶间鸣叫,不再仅仅盯着田间草丛里的虫子,而纷纷驻足在片片成熟的庄稼地,赶在这收获的季节一饱口福。即便是农人收割几尽的庄稼地,无意间遗留下的三三两两的禾穗,一撮两撮的米粒,加上那些被挑了安乐窝,难有隐身之所而满地跳跃的虫子,也足以让它们整个秋季吃素有素,吃肉有肉,饱食无忧;那些以种子为食的野兔、田鼠之类,更是不会放过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日日可以饱餐,田鼠还会将玉米、大豆、花生之类的作物运进洞里,为冬天储存粮食……——天地之间所有动物都以食为天,没吃的没喝的,也就意味着生命难以为继,生命的第一要义,就是活着,而且活得有意义。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耕作方式传统而落后,土地贫瘠产出少,吃饭问题无疑是人们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每年秋天,生产队里收完庄稼,裸露的田野一览无余。秋阳普照,地气蒸腾,热浪滚滚,零零星星没有被割倒的庄稼,在秋风中或摇曳着几近枯萎干燥的叶子,或掉光了叶子直挺挺地立于天地之间,向世界昭示着自己也是粮食的贡献者。

八零年的酱豆做法(70年代秋天拾豆粒的经历)(2)

每每这样的时候,一片片还没有翻耕的农田里,总会有一些遗落的玉米、高粱和大豆,到田间捡拾玉米、高粱和大豆,便成了农人不敢错过的机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多年被人铭记于心的警句,或许只有经历过衣食不足的年代的人才有更深切的体会。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秋天放学之后,小孩子们干的最多的活就是去野外拾庄稼。捡玉米、拾高粱,到地里去一遍遍地翻找地瓜(也叫芋头)和花生(也叫长果),只要有捡有拾的机会,都不会放过,那叫揽(土话读luan)庄稼。除了这些,我们还去收割之后的豆田里 去拾豆粒。

走进一片片收割后的豆地,沿着一垄垄豆茬,一点点扒开枯黄的豆叶,就能见到豆荚炸裂后掉落的豆粒。黄豆,黑豆,红小豆,圆溜溜的鼓,胖乎乎的亮。黄的像金粒,黑的像宝石,红的像玛瑙。鸟雀、田鼠、兔子等一时吃不完,静静地藏在豆茬根儿里的豆叶下,拾豆粒的孩子一粒粒撮起来,放进随身带着的小布兜里。每每捡起一粒粒豆子,孩子们都像发现了一个个宝贝,唇齿之间仿佛一下子溢满煮豆、炒豆的香味,那是一种劳动收获的快意。

那个年代,我们拾豆不光是拾豆粒,赶上秋雨连绵的日子,地里遗落的黄豆、黑豆发了芽,扭着的脖颈上顶着尚未张开的豆瓣,有的嫩黄,有的嫩绿。这样的嫩豆芽,炒菜好吃,我们当然舍不得放弃不捡,便小心翼翼地拔起来,一根根地拔起来,一小把一小把地码好,放进手提的小篮子里。

八零年的酱豆做法(70年代秋天拾豆粒的经历)(3)

豆粒可以煮着吃,炒着吃,放进锅底下火里烧着吃;豆芽可以放进锅里烧咸糊饾(稀饭)喝,当然最好是炒菜吃,即使不放油,因为豆子本身就有油,炒出的豆芽菜也是香喷喷的美味。没听说地里长出的绿豆芽苗、红小豆芽苗可以炒菜吃,遇到发了芽的绿豆、红小豆我们不去捡,这也很让我们为没能及早捡拾绿豆和红小豆而感到遗憾,那是不可挽回的小小的损失。因此,每年秋天,豆子收获之后,拾豆粒能赶早则赶早,能多拾一粒是一粒。每一棵豆子,从播种到成熟,都要几个月的生长时间,每一粒豆子,都一样耗费农人的劳动和心血。

现如今,各种粮食早已不缺,庄稼收获之后,田间地头遗落的麦子、玉米、花生、高粱(似乎都不大种了)、大豆,几乎随处可见,但再去田里一穗穗、一粒粒地拾庄稼的人不多了。

上完学走出乡村,不做农事,几十年没再到田里捡拾过庄稼,没再到豆田里去捡拾过一粒粒的黄豆、黑豆和红小豆。几十年来,吃过很多原豆和豆制品,但那一粒粮食都显得珍贵的年代曾经捡拾过的豆粒,依然在记忆中黄得像金粒,黑得像宝石,红得像玛瑙,吃过的所有豆类的味道中,童年时代煮着吃、炒着吃、烧着吃的豆子的香味,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

(声明:个人原创文字,本网配图。)

,

首页

手机游戏

返回顶部

今日新开传奇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