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 称呼父子俩父子、父息,爷俩,尊君与其子,家父与吾。
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例句:
1、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2、一对义父子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反目成仇。
3、岳飞尽忠报国,却父子就戮,真是千古奇冤。
4、俗话说“鸡不及凤”。可真不假,这可说他们父子即是虎父犬子。
5、瞧,这父子俩难舍难分的样子真让人心里难受。
6、看到他们父子俩依依不舍的样子,大家都感到很悲伤。
7、你们父子帮助我安家立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8、秦桧是杀死岳飞父子的罪魁祸首。
9、他父子济恶,招权纳贿,卖官鬻爵。
10、在历史上,剥削阶级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统治权,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是屡见不鲜的事。
11、你不要少见多怪,父子间的钱财互不相通,是欧美人的习惯。
12、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泽被后世。
13、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父子的别称
古人 称呼父子俩父子、父息,爷俩,尊君与其子,家父与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