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讨论规模可分为:
(1)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
(2)以班为单位的讨论
2、根据讨论主题数量可分为:
(1)单一主题单一中心的讨论
(2)多主题多中心的讨论
3、根据讨论思想交流方式可分为:
(1)师生对话式讨论
(2)师生自由问答式讨论
(3)辩论式讨论
4、根据讨论的表达形式可分为:
(1)书面式讨论
(2)口头即兴式讨论
5、根据讨论程序可分为:
(1)导议法讨论。老师交代讨论的的主旨、要求,出示“导议提纲”,使讨论具有计划性,目的明确,中心突出。
(2)分议法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各组的讨论情况,老师这时的身份,一是组织者,对于讨论开展不起来的小组,应多加诱导、启发,对发言积极、争辩热烈的同学和小组,要鼓励、引导;二是情报员,收集学生讨论情况,以为讲评之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只要时间允许,教师都要耐心地听,跟他们坐在一起讨论,析疑解惑于交谈之中。
(3)合议法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把几十个人的分散的意见、见解、心得集中起来,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发言代表,可由各组同学民主推荐,也可轮流担任。民主推荐,可以较好的反映各族的认识水平;轮流发言,则能使全体同学都得到锻炼。他们个有长短,可以交叉运用。为激励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还应提倡毛遂自荐,有学生自由发言。为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顺利地完成每堂课的教育和教学任务,还必须采取其他响应的措施。主要的措施可以叫做运用“分数”与“荣誉”的杠杆作用,奖勤罚懒,以奖为主。
讨论可分为哪两种
分别是学术伦和阴谋论